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千里之堤毁于蚁穴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新冠疫情引起了极大的蝴蝶效应,对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,不管是国家、城市,还是企业、个人,无不承受着重压,元气大量损耗。
在攻克疫情的同时,我们还要思考,如何避免再犯同样问题,如何把一切快速回归正轨,恢复元气。
首先,从国家层面来说
寻求国际组织支持,发达国家帮助,发展中国家支援;需要国际间和国内的一系列干预政策、协议协定、物品保障、资金支持等等。
抗战时期中美签署合作协定,我们有“滇缅公路”、“驼峰航线”运输军备物资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;
抗美援朝中苏合作蜜月期,我们有苏联提供各类轻重武器装备作为硬件保障,极大增强了部队火力,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;
抗新冠疫情时期,我们有“一带一路”,通过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,连接亚非欧,共商、共享、共建,促进国与国之间合作交流,“一带一路”必将发挥更重要作用;
其次,从城市层面来说
对外,一方面加强国内城市之间互助互帮,互通有无;城市如兄弟,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;
另一方面寻求国际友好城市协助,加深城市友谊,互利,实效,为城市经济赋能;
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自2008年起,每两年举办一次;截至2018年11月16日,中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(不含港澳台),已经与世界五大洲136个国家缔结了2571对友好城市(省州)关系;这里面蕴含着极大的力量;
2020年,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,希望能够有更多实质性的成果;
对内,则要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措施,通过补、缓、减、免等举措,迅速增强市场灵活性,减轻市场负担,激发市场活力,让市场自主修复;
第三,从企业层面来说
企业是国家和城市的造血器官,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,同时滋养个人;
企业获得政策,要主动承担难题,勇克难关;
企业要完善产业链,找准定位,避免扎堆打挤,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;要聚焦链条上的一点,做到极致;
企业要通过线上线下等模式,全方位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;
企业应不局限于固定的工作模式,可以灵活办公,吸纳更多人才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;
第四,从个人层面来说
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,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,一直在贡献自己的力量,发光发热,感动你我;所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锻炼身体,对自己好也是为他人好;
不管学习还是工作,保持专注,精益求精,努力提高自身水平,获得更多机遇;是人才,哪里都缺;
遇到问题,我们可以大胆假设,然后小心求证,凡事多思考,避免跟风盲从;
国家为玄武为靠山,城市为青龙为有力,企业为白虎为垂顺,个人为朱雀为通透,如此一来,四象完备,合而有情,能量巨大,元气必然能够迅速恢复,复兴中国梦指日可待。
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疫情无情人有情,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。